陈欣宇
2016 年全国华乐比赛琵琶公开组冠军
2014 年全国华乐比赛琵琶青年组冠军
2012 年全国华乐比赛琵琶少年组冠军
请你分享你的音乐比赛之旅
除了在全国华乐比赛中连续三届获得冠军外,我也在 2019 年中国音乐小金钟业余少年组中赢得了第一名,并受邀于当年小金钟颁奖音乐会中演出。除了比赛,我在音乐道路上珍藏的记忆还包括在新加坡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年度音乐会《少年之锐2018》中,在新加坡华乐团伴奏下,以青年华乐团琵琶首席的身份独奏琵琶协奏曲《丝路飞天》。
你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我在伦敦大学学院刚升大二,主修哲学、政治和经济学。我认为,这个主修对我来说十分有意义,因为课程内容恰恰完美契合我对于公共事业的热情。我大学生涯的其中一个亮点,莫非是作为研究助理,帮助教授撰写有关公共经济学的新书!这绝对是我儿时的梦想。平时,我就非常喜欢有表达想法的空间这种感觉,因此便加入了大学的经济学报写作团队。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报屡次获奖,而写文章对我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嗜好!
念书之余,我也有参与一些校园艺文活动!比较特别的回忆,包括了我跟在新加坡协会制作的戏剧中演出,以及参与了播客(podcast)的录制,与电影协会一起聊传记大片。我最喜欢的,还是与其他在伦敦生活的华乐演奏家齐聚一堂,一同玩音乐!虽然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但知道琵琶仍是我生活中的一个不变的常数,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也就是我一直都爱着我的琵琶、音乐、各类艺术形式的原因!
参加过多场比赛,请问你从中得到了什么重要启发?
回头看,我参加比赛的那几年,正好是我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因此,没有比赛,就没有今日的我。备赛期间每天 13 小时的练习,灌输了我一个重要观念,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尽力而为。音乐真的很好玩,不断地练习,追求尽善尽美,提高音乐造诣的过程,会给人一种疗愈的乐趣。最重要的是,音乐教会了我感恩。今天的我,是所有一路支持我的人的总合。无论是我的琵琶老师刘燕老师,还是我的家人朋友,我都心存感激。我能做的,只有对他们表达满满的感恩,接着透过我的努力,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你是怎么一步步走上现在的职涯发展的?
毕业后,我将会开始履行奖学金条款,成为公务员。其实,我对公共服务和音乐的热情,是难以分割的。我曾经和紫色交响乐团( The Purple Symphony )合作过。紫色交响乐团是个包容性乐团,成员包括残疾音乐家,也包括非残疾音乐家。合作期间,我看到音乐如何为残疾人士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排除距离,与观众亲密交流。这是令我十分感动的。这段记忆让“奉献社会”成为我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从当时起,我便知道,我希望在政府部门奉献绵力,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