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声部艺术导师
- 许文静
许文静
许文静于中央音乐学院获学士学位,先后师从李鸣放、吉桂珍、王国潼、赵寒阳、张韶、张玉明等多位二胡名家,也曾荣获多次国际或国内比赛的重要奖项。许文静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并且随团出访多个国家。同时,她也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了许多专业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自1997年移居新加坡,受新加坡华乐团邀请演出二胡协奏曲《江河水的故事》受到高度评价。同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至今,一直活跃于舞台。她演奏过大型二胡协奏曲如《红梅随想》、《天仙配》、《新婚别》、《梦释》、《梁祝》等众多曲目,首演作品《新疆素描》。2005年她随新加坡华乐团赴英国演出,在新加坡艺术节上,她所演奏的《卧虎藏龙》更获得海内外媒体、音乐人等的推荐。同年赴美国联合国中心及华盛顿表演。2008年,许文静受邀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与新加坡艺术节交响乐团合作,再次演奏《卧虎藏龙》协奏曲,并由作曲家本人谭盾亲自指挥,获得高度评价。
许文静的演奏音色纯净透彻,感情丰富而富内涵,音乐评论家写道:"她那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音色,叫人眼前一亮,女性天生的柔情,由内心直透指尖,在弦上吟哦唯美的音符。"
- 李玉龙
李玉龙
李玉龙,新加坡华乐团二胡二副首席,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 二胡声部指导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新加坡二胡学会会员。
他6岁开始学习二胡,10岁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小,2003年考入附中师从李乃平教授。200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博士生导师严洁敏教授,大学期间副修板胡师从李恒教授。曾受到杨雪、王颖、沈诚、余其伟、田再励、姚利等教授在二胡、板胡、高胡、京胡方面的指导。
2010年获得敦煌杯全国二胡比赛职业青年组优秀演奏奖,2011年获得香港中国乐器比赛二胡专业组铜奖,2011年获得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乐器比赛二胡专业组银奖。
201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同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
- 陈盈光
陈盈光
陈盈光8岁开始学习大提琴,自幼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1978年,年仅11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破格录取,成为全校最小的学生。深具艺术细胞、音乐灵感的她凭借对大提琴的热爱,1984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晋升管弦系本科,1988年以管弦系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学士学位。毕业后,陈盈光任职于中国广州珠影乐团,担任大提琴副首席兼独奏演员,并录制过多部电影音乐与光碟,深受好评。随后于200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其全职大提琴演奏家,并随团赴英国、匈牙利、法国、中国等地巡演。陈盈光亦被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中心邀请,为大提琴考级教材进行编撰。
- 李翊彰
李翊彰
李翊彰于1982年加入人协华乐团为兼职团员,1992年正式加入人协华乐团,现为新加坡华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员。李翊彰曾在第六届全国华乐演奏赛中 荣获二等奖。曾赴马来西亚、台北、日本等地演出。1998年随新加坡华乐团赴北京、上海及厦门巡回演出。李翊彰目前是多间中小学及联络所华乐团的指挥及指导员。
- 张丽
张丽
张丽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柳琴专业,学士学位;四川音乐学院阮专业,硕士学位。 现任新加坡华乐团柳琴演奏家,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柳琴导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华乐系外聘专业导师。
自幼由父亲启蒙学习柳琴,后跟随叶克信、曾庆蓉老师学习柳琴、琵琶。本科入读上海音乐学院,主修柳琴,辅修中阮、琵琶;成绩优异连获四年人民奖学金,毕业后进入上海民族乐团,10年间随团出演世界各国,累积演奏经验;2005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任柳琴兼中阮演奏家。2024年攻获阮专业硕士学位。
张丽曾在 "国际中国器乐大赛" 获柳琴专业第二名;中阮首演曲目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获优秀演出奖;受邀澳门国际艺术节中阮独奏;灌录唱片、为多部影视片录制主题音乐;2011年受邀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资政的新书《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发布会上,为李资政及来宾演出;在滨海艺术中心联合举办多场室内音乐会;与各乐团合作演出多部柳琴、月琴、中阮的协奏作品。
张丽致力于华乐的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先后执教莱佛士书院, 圣尼各拉女校, 南洋小学等学校华乐团弹拨乐声部,在历届SYF比赛中获最高奖;担任新加坡教育部举办的华乐音乐营的柳琴导师;在众多的国内、国际华乐比赛中担任评委;与友人组建NEW PLAY室内乐团,旨在为喜爱音乐表演的本地年轻人提供学习演出的平台。
张丽也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柳琴演奏团员。2017年四名团员在中国柳琴大赛中获两银两铜;2024年,两名团员在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分获柳琴高级专业组金奖、银奖。为南洋艺术学院培养的柳琴专业学生,也同时教授她们学习中阮,2022年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学生斩获中阮高级组冠、亚军。
- 許民慧
許民慧
許民慧,自幼酷爱音乐,八岁随徐宜平习阮,后师从著名阮演奏家张蓉晖。2011年获得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现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她曾于 2003 和 2005 年获得新加坡东区华乐器乐比赛金奖;2005 年第一届新加坡阮乐比赛第三名; 2006年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阮独奏青年组第三名;2008 年新加坡全国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中冠军;2010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
民慧活跃于本地艺术界,演出足迹亦遍及澳洲、中国、香港、台湾等地,颇受好评,演奏风格自然,纯美 ,技巧娴熟流畅,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青年阮演奏家。
2010年曾随鼎艺团代表新加坡赴菲律宾参与第四届亚西安艺术节;2011年曾与新加坡华乐团协奏《雨后庭院》;2012年曾受邀代表华族于总统府参与「新加坡文化奖与青年艺术奖颁奖典礼开场典礼」首演 《Fanfare》;2016年代表新加坡赴泰国的「2016 亚西安音乐与舞蹈艺术节」工作坊担任演讲者,并演出多首中阮独奏曲。
- 陈雨臻
陈雨臻
陈雨臻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音乐家,她自1997开始加入新加坡华乐团。1994年,陈运珍获颁朱比∙赛奖学金前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随邝宇忠、李光华深造琵琶技艺。
陈雨臻1980年在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华乐比赛中荣获琵琶高级组第一名,三年后更在琵琶公开组中抡元。1991年,她在全国华乐比赛中荣获琵琶公开组第二名。
少年时代已参与吉丰华乐团,多年来参加了多场本地的主要演出。她也是吉丰华乐团的弹拨小组成员,自1987年开始连续四届在全国华乐比赛的小合奏组别中获得第一名与最优秀演奏员的奖项。
陈雨臻自1987年起任人民协会的文化活动导师,也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青年音乐家协会工作坊、琵琶考级试导师工作坊,以及由中央音乐学院与南洋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基础与高级指挥课程。
陈雨臻现时是南华中学、蔡厝港中学、文殊中学、新加坡理工学院与先驱中学的弹拨乐导师。
- 马欢
马欢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 许徽
许徽
许徽,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郭雪君副教授,同时师从杨茹文教授学习打击乐,并参与组建上海打击乐团。现任新加坡华乐团古筝副首席兼打击乐演奏家。同时也是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古筝客座导师,新加坡琴筝协会理事。
许徽曾获第二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一等奖,上海市少儿古筝比赛一等奖。两次获得华东地区少儿民乐比赛一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文化部群星奖银奖。
许徽演出过《枫桥夜泊》,《落梅风》, 《孔雀东南飞》,《大漠风尘》,《山水》, 《敦煌唐人舞》,《三字经随想曲》,《苍歌引》等多首古筝协奏曲,也曾在滨海艺术中心举办过三场个人古筝音乐会。许徽出访过欧、美、亚多个国家和地区,与陈其刚,瞿小松,杨立青等多位知名作曲家、音乐家合作,获得高度评价。
在教学方面,许徽也有相当亮眼的成果, 她的学生们屡次获得新加坡华乐比赛 (前称全国华乐比赛),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以及其他海外比赛多个组别的各种奖项。
- 孟杰
孟杰
孟杰生于河北唐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新加坡理事,新加坡唢呐/管学会理事,新加坡青年华乐团艺术导师.受聘于新加坡多所名校担任唢呐指导和指挥。其个人成就被收录在华乐大典(唢呐卷)。
14岁时跟随启蒙老师袁振平学习唢呐。随后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师从王鸿飞教授. 200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左继承教授,期间多次先后拜访名家陈家齐教授、刘柄臣老师和郝玉岐老师学习唢呐。
2006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后跟随乐团出访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在音乐会中多次担任唢呐独奏和协奏,并先后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举办了两场个人唢呐独奏音乐会。也曾受邀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录制线上讲座,也受邀中国乐通天下网作为中国唢呐艺术展演推荐官举办线上音乐会。
- 曽志
曽志
曾志,200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张维良教授,拥有笛箫演奏学士学位。
自幼开始学习钢琴、竹笛、长笛,精通笛、箫、尺八、排箫、葫芦丝、巴乌等吹管乐器演奏。
随华夏民族乐团巡演欧洲;2008年考入新加坡华乐团;2011年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2012年在新加坡华乐团录制2011新加坡国际华乐作曲大赛得奖作品《山谣随想》并收入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专辑《南洋之媚II》;2019年组建“新月缪斯”组合,担任队长职务,参加广东卫视举办的音乐竞演类节目《国乐大典》获得好评。
在新加坡华乐团工作期间多次担任音乐会独奏,成功演绎作品《山谣随想》、《苍》、《胡旋舞》等作品。多次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FM88.3频道和958城市频道专访。现任新加坡华乐团笛子声部演奏家,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指导老师,新加坡艺术学院教师,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教师,龢樂斋艺术中心教师,幻想音乐教育学院的创始人。
- 郑浩筠
郑浩筠
青年笙演奏家,现任职于新加坡华乐团。郑浩筠就读香港拔萃男书院期间开始习笙。2014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获颁授音乐学士(一级荣誉)学位,师承郑德惠主修笙及阎学敏副修中国敲击乐,亦曾获胡天泉、翁镇发及卢思泓等笙名家指导,多年来获奖无数,曾获颁授「醉人音乐奖学金」、「葛量洪奖学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金」、「星展亚洲创意奖学金」等。
2009至2014年间担任香港青年中乐团笙首席,多次代表乐团担任独奏、领奏及重奏,亦随团进行外访演出,当中包括2011年出访台湾彰化「2011当代国乐节」,与乐团演出笙协奏曲《天山狂想曲》。 2010年应邀前往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作独奏及小组演出;2012年获香港电台第四台评选为「乐坛新秀」,并灌录音乐会节目及唱片;2014年5月于香港演艺学院举办「笙乐」毕业演奏会;2014年7月应邀于香港电台第四台「创艺汇新声」音乐会中首演多首本地作品;2010至2014年间,他更先后四次于香港演艺学院协奏曲比赛中获胜,与学院交响乐团演出多首笙协奏曲。
2014年毕业后随即考入新加坡华乐团;2015年6月获邀于香港大会堂举办 「缱绻一笙」演奏会,同年9月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举办「凤鸣笙乐」演奏会;2016年8月与新加坡华乐团于「挥洒青春」系列音乐会为笙协奏曲《七月》作新加坡首演;2017年3月获邀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举办笙乐演奏会;2018年5月获香港演艺学院邀请担任到访艺术家,与学院中乐团演出笙协奏曲《七月》;近年获邀于第50届香港艺术节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
移居新加坡后师承罗伟伦学习作曲及音乐理论,曾获新加坡华乐团、鼎艺团、 紫色交响乐团等团体委约创作。当中作品《屋檐下的孩子》更于2020年入选新加坡华乐团作曲工作坊,深得观众喜爱。 郑浩筠同时担任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导师、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委员、新加坡笙协会荣誉理事及新加坡合笙乐团艺术指导。自2003年开始,他已联同不同乐团及音乐团体合作演出,足迹遍及多个国家及地区。
- 陈乐泉
陈乐泉
陈乐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毕业于多伦多大学,获得音乐教育学士(荣誉) 学位。目前,他全职担任新加坡华乐团的副首席(打击乐手),并积极参与西方与华乐打 击乐合奏的演出工作。他同时也是一位器乐教师,通过大师班和讲习会担任打击乐教育 者,指挥打击乐团体、华乐团和交响乐团,并且是一名艺术管理者。他教过的学校包括新 加波理工学院华乐团,南洋大学华乐团,圣安德烈初级学院华乐团,四德女子中学铜管 乐,红山中学铜管乐等等。他曾推动了2001 年至2003 年全国青少年打击乐节及2013 年 在香港迪士尼举办的华乐冬季艺术节的创办工作。
目前,他担任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 (SNYCO)打击乐组的教师,并曾受邀担任第42 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的评委。 陈乐泉曾师从包括Gregorz Markewicz(前新加坡交响乐团打击乐首席)、Russell Hartenberger(Nexus 成员)、Robin Engelman(Nexus 成员)、John Rudolf(多伦多交 响乐团前打击乐首席)、Beverly Johnston(独奏打击乐艺术家)及John Brownell(北约 克交响乐团定音鼓手)在内的多位名师。他自幼参与本地音乐活动,包括新加坡青年交响 乐团、新加坡国立大学交响乐团、NUSS-SLT 歌剧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及附属击乐 组、新加坡武装部队华乐团和其他乐团。他还曾与北约克交响乐团、士嘉堡爱乐乐团、多 伦多管乐交响乐团、多伦多大学交响乐团与铜管乐队、多伦多大学打击乐团以及西川合奏 团在海外进行演出。此外,他也曾作为独奏家与新加坡华乐团在本地及欧洲演出,并参与 了新加坡交响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和西川合奏团的多张录音作品。
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行政部门
行政总监
何偉山
助理行政总监(节目与制作)
陈雯音
经理(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
林思敏
助理经理(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
李保辉
音乐总监
郭勇德
副指挥
连汶华
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团员委员会
主席
林修彤
副主席兼财务管理
蒋易航
王意惠
秘书兼作者
谢佩凌
福利管理
卢翔辉
张乐乐
社交媒体管理
刘宇欣
汪忞頤